噴淋塔通過氣液逆流接觸實現污染物吸收或化學反應,核心流程包含廢氣導入、液體噴淋、氣液反應、分離凈化和循環利用五個階段。12
工作流程詳解
1.廢氣導入與分布
廢氣從塔底進入,通過分布器均勻擴散至整個塔截面,確保與液體充分接觸。
2.液體噴淋與氣液接觸
噴淋液(水、酸堿溶液等)通過頂部噴嘴形成霧狀液滴,與上升的廢氣逆向流動。在填料層中,氣液接觸面積大幅增加,污染物通過以下方式被去除:
物理吸收:可溶性氣體(如HCI、NH3)溶解于液體中;
·化學反應:如堿性溶液(NaOH)中和酸性氣體(SOz):2NaOH+SO?→ NaSO:+ HO .
3.氣液分離
塔頂設置除霧器q(絲網或波紋板結構),去除氣體中夾帶的液滴,防止二次污染。
4.凈化氣體排放
處理后的氣體達到排放標準,從塔頂排出,
5.液體循環與處理
噴淋液收集至塔底循環水箱,通過過濾和pH調節后重復使用。高濃度污染物液體需定期排放并處理。
關鍵設計參數
液氣比:通常控制在1-3 L/ms,影響吸收效率;
填料高度:2-5米,增加接觸時間;
空塔流速:0.5-1米/秒,平衡處理效率與壓降。
應用場景擴展
酸性廢氣處理:使用氫氧化鈉溶液9中和酸性氣體;·有機廢氣處理:搭配次氨酸鈉等氧化劑分解有機物;
顆粒物去除:通過液滴吸附微小顆粒。
提示: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廢氣成分(如溫度、濕度、污染物種類)調整淋液配方和設
備參數,必要時可結合活性炭吸附9或催化燃燒9等工藝優化處理效果。